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为知识产权发展铺就人才之基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6-26

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专门将“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作为重要内容,为我国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已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等方面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十八大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和论述的理解与把握,一方面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努力实现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另一方面,注重优化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方式,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逐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全面、梯度结构合理、数量储备充足的人才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领军人才为最高层级、高层次人才为第二层级、骨干人才为第三层级的中高端人才培养体系,配套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高端人才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了中高端人才培养工作的16字原则,即“严格选拔、加强培训、突出使用、强化考核”。截至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人才总量已超过16000人,其中包括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在内的中高端人才总量已经达到了近3000人。

  “知识产权中高端人才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经济活动、参与知识产权重要的政策决定、项目实施、改革推进、课题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卜方表示。

  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引领者

  “刚到四川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下称审协四川中心)筹备,说不苦、不难是不可能的。”2013年底,对于被任命为审协四川中心负责人、现任审协四川中心主任的李胜军来说,当时刚到四川的境况颇有一丝“蜀道难”的滋味:两间临时办公桌、4人筹备组,是当时的全部“家当”。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建设一个新单位,并实现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可谓任务艰巨。不过,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的李胜军对此却显得胸有成竹。 “素质全面、德才兼备、业绩突出、善于管理协调、勇于承担重任,具有崇高的事业责任感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领军潜质是领军人才必备条件。”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卜方表示,“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承担重大专项工作、急难险重任务,鼓励和引导领军人才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是他们成才的必经之路。”

  深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培养体系的熏陶,李胜军始终把“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挂在心上。加强新人入职培训、强化在岗培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职业成长渠道……只要是人才培养相关的工作,李胜军必定事事挂心,亲力亲为。

  “哪怕食堂供餐时间、保洁频次,只要涉及干部职工亲身体验的事情,李主任都会仔细斟酌、集思广益。”一名曾经借调审协四川中心办公室工作的同志表示,园区里那些最安静、采光最好的办公室一定是留给专利审查员的。

  短短5年间,审协四川中心从两间临时办公室,建设成占地百亩的办公园区;从4人筹备组,发展为千余人的干部人才队伍;专利申请年审结量也从最初的千余件增长为9万件;累计针对20多个高精尖领域提供知识产权服务60余项,为地方开展公益培训200余次,受训人员逾万人。

  不仅如此,大批人才也随着中心的发展不断成长起来。目前,审协四川中心已有41人获评高级职称、200人获评中级职称,2人成长为司级干部,18人走上处级岗位,63人成为科级机构负责人,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国际型审查员、涉外教师、信息化人才等专门人才。

  李胜军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众多领军人才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科学选拔评审把控人才质量、制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机制、高端优质培训促进人才拓展、搭建锻炼平台发挥人才作用、干部岗位交流加强人才锻炼等,培养出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学术水平广受认可的领军人才队伍。

  “一直以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我们热切期盼的,但是我们更希望出好才,出精尖人才。对于领军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培养周期上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在培养内容上着重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上进行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以用为本,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理念,真正让人才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卜方主任表示。

  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践行者

  “资历浅,经验缺,我可怎么才能把这些高人(当时对高层次人才的简称)培养好啊?”最开始接触到人才培养工作时,杜玉还只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一名主任科员。面对这样的挑战,杜玉自觉压力不小。“怎么办?领导信任,事业需要,只能往前冲,多学习、多调研、多实践。”

  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局人才队伍培养路径,杜玉狠下了一番功夫。他从书本学,工科背景的他自学了人才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大量理论知识;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将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工作的“前世今生”烂熟于心;在工作实践中学,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优化提高。“部门是直接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有直观感受,多向各部门领导取经,可以吸取更多具体的意见建议。”不仅如此,杜玉还和高层次人才打成一片,听取他们对于自身发展的期望和需要加强培养的方面,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年后,杜玉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四批“高层次人才”。从负责人才培养工作的工作人员转变成了培养对象,杜玉从另一个角度体验到了人才工作对个人成长的帮助,也充分享受到了人才工作的“福利”。按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杜玉所在的人事教育部先后将杜玉安排到综合处处长、人事处处长等重要岗位,压担子,促提升,使得杜玉能够从实践中学习,多岗位锻炼提高。杜玉先后参与了专利局机构改革、下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参与起草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专利审查队伍建议的若干意见》《专利局及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议》等重要文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杜玉担任处长的人事处被评为勤政廉政先进集体,他本人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机关会议代表,并先后获评优秀青年、优秀公务员,并在2014年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这些荣誉的获得是杜玉业务能力提升的证明,更见证了杜玉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体系中从一棵小树苗逐渐成长得枝繁叶茂的过程。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上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平台,营造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副部长马文霞表示。

  骨干人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骨干人才处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队伍的第三层级,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支队伍聚集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绩突出的业务能手。骨干人才作为人数最多的一类人才,活跃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中,从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的制定到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从知识产权国际谈判磋商到服务地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从专利审查周期的压减到审查能力的建设,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干好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骨干人才培养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部门负责、统筹协调、重点培养、岗位成才”原则。在培养内容上,侧重于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业务基础,加强岗位实践,提升业务能力等。骨干人才所在的部门单位根据骨干人才的自身特点负责开展针对性培养,注重发挥骨干人才在部门单位的带动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卜方主任表示,仅仅依靠人才的自然成长远远不能够满足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今后,将根据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发展行动计划,为更多具有发展潜质的人才提供助力器,提供催化剂,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目前,在中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的急需紧缺人才匮乏问题,正逐步构建起包括专利审查人才、党建工作人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才、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知识产权信息化人才、专利文献信息人才等在内的9类专门人才能力提升体系,将在知识产权局系统内形成完善的纵横结合的人才培养架构,为每一名干部职工搭建起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为新形势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