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高炬新闻
怎么做 企业才能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品牌价值
时间:2021-10-28来源:无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品牌价值的形式和手段是全方位的,体现在知识产权的取得、知识产权的利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各个环节,表现出进攻、防御、兑现三个特点。

 

企业要将知识产权取得作为提升品牌价值的垫脚石

 

对企业来说,取得知识产权既是当下市场竞争的焦点,这又是后来市场竞争的先导。许多跨国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在许多国家进行了专利申请的“跑马圈地运动”,布下“专利地雷阵”,设置“标准封锁线”,达到在市场上压制、排挤甚至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申请人提交的马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为2.1622万件,指定到我国的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量为2.4849万件。
 

1、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布局

建立以商标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一体化布局。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种类,能申请的就去申请、能注册的就去注册、能登记的就去登记。
 

2、企业要拓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我国每年海外布局的专利3.7万件,而美国、日本每年海外布局的专利超过20万件,由此带来的是产业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发展的风险与阻力增大,2012年-2014年,我国108家企业卷入39起美国“337”调查纠纷成为被告,平均每3起“337”调查就有1家中国企业被诉,一旦卷入面临高额诉讼费和赔偿费,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融入知识产权国际体制,重点申请PCT专利和注册马德里商标。

 

3、企业要优化知识产权数量质量

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10.2万件,占了全球专利申请量的1/3,连续五年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是,我国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专利少,形成有效布局的专利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版权精品少。我国企业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同时申请的专利数量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和日本的九分之一。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平均维持年限为 6 年,而国外来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 9.4 年。我国在飞机、半导体、3D打印、纳米技术、机器人、抗生素等领域的核心专利非常少,要解决“量多而质不优”。

 

企业要将知识产权运用作为提升品牌价值的发动机

 

知识产权取得后,企业应该对其加以充分的利用,尽力将其转变成现实的财富和竞争工具。
 

1、防御:也就是要多创造知识产权,对自己获得的知识产权不加以使用,而是用来防止该技术被他人利用,以免自己产品被替代。
 

2、交易:开展知识产权买卖,直接将知识产权兑现成财富。
 

3、许可:与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大企业相互许可自己的专利使用,进行交叉许可使用,获取利益或者利润。比如2015年,“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同年“苹果”开始向“华为”支付专利许可费。甚至与业内同行组成专利联盟,一致对外,共同阻碍和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进入。
 

4、制标:企业利用手中的大量专利,与业内同行组成专利联盟,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共同阻碍和排斥竞争对手。
 

5、诉讼:向竞争对手发起的侵权诉讼已成为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的工具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诉讼不仅可以在自己最终能够获胜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获取赔偿,而且还可以给竞争对手在分散精力、耗费财力、损害商业信誉和失去客户等方面造成被动,甚至将对方拖垮。从商业策略上讲,打知识产权官司往往还能打出名气,达到广告效果。
 

6、运营:积极利用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贷款、保险、交易、使用许可等工作。

 

企业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提升品牌价值的守护神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发展,要依托“4+2”机制开展维权保护。


1、司法审判渠道:知识产权法院
2、行政执法渠道:知识产权、工商、公安经侦、文化市场执法、市场监管、海关等政府部门。
3、争议仲裁渠道: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仲裁中心
4、纠纷调解渠道: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商事调解
5、诚信管理渠道:纳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
6、监测机制渠道:建立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监测机制

 
政府做些什么?
推动知识产权战略与品牌战略联动实施

 

知识产权附加值和国际影响力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提升、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原创性、基础性的发明创造远远不够,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和交易能力相对不足,具备国际议价能力和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产品还很少。品牌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知识产权做大做强,品牌要“走出去”离不开知识产权“走出去”。品牌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需要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聚焦知识产权质量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产价值的专利少,形成有效布局的专利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版权精品少。我们采取的对策是:推动形成一批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版权精品和优质植物新品种,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聚焦知识产权运用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转化额和转化率偏低,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备案的专利许可合同平均金额约为50万元,国内高校授权专利实施率不足三成。美国一项专利交易金额可达数百万美元,每年的知识产权交易特别是专利交易涉及金额数万亿美元,但在中国每项专利平均交易额仅 2 万元人民币,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交易额度特别有限。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专利许可制度改革;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等等。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美国商务部报告:2010年,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是34.8%,对就业的贡献率是27.7%。
 

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10%)、商标密集型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6.5%)、版权密集型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6%),三者对我国人口就业也有一定的贡献率,但是差距比较大。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赔偿低”“举证难”、“周期长”、“刑事立案门槛高”等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成本比较低,因为我们采取的是填平式赔偿,不是惩罚性赔偿。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侵权平均赔偿额仅为8万人民元。比较而言,美国近二十年来78%的专利侵权案件采用合理的专利许可费作为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平均赔偿额超过 500 万美元。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防范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提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

 

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突出特点是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实现;此类创新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效果,此类创新自我更新速度也快、产品生命周期也短。目前我国专利保护对技术方案的创造性要求较高、审查周期较长;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思想和创意并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力度非常有限;商标保护仅限于商业标识的专用权。因此,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内容、要求和审查标准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新业态、新领域创新的特点和保护需求。
 

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一方面在法律制度方面,要研究完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实用艺术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给予商业模式类似专利权的保护,加强对实用艺术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另一方面是在公共政策方面,制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将知识产权作为“四众”权益分配的基本制度,通过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积极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开展。

 

聚焦知识产权管理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以商标为核心,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工业强基工程,着力提升我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建立商标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商标品牌与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规模、可支配收入、出口交货值等经济指标相融合的指标体系。提升商标注册便利化水平,优化商标审查体系,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商标审查协作机制。建立“国家商标品牌信息库”。支持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收购海外知名品牌。保护和传承中华老字号,大力推动中医药、中华传统餐饮、工艺美术等企业“走出去”。
 
“ 品牌的核心是价值,而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产权。“一流品牌需要一流知识产权支撑”,知识产权是品牌价值的提供者,是品牌价值的整合者,是品牌价值的放大者。技术空心化或者知识产权空心化的企业、产品、服务很难成为真正的品牌,即使有块牌子,往往也是昙花一现。运用知识产权支撑品牌发展,关键要运用知识产权打造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运用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形成品牌价值的高溢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