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高炬新闻
专利失效的六大原因与法律后果: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时间:2025-05-13来源:官方媒体网站

专利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武器,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专利并非永久有效。一旦失效,技术可能沦为免费午餐,权利人也会失去核心权益。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解析专利失效的常见原因及后果,帮你避开潜在风险。

一、专利为何会失效?六大原因需警惕

1保护期到期:专利也有保质期

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5年(20216月后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延长至15年)。

保护期届满后,技术自动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无偿使用。例如,某药企的核心专利到期后,仿制药便会大量涌入市场。

2未按时缴纳年费:专利停机的隐形杀手

专利权人需在每年申请日前缴纳年费。逾期未缴的,可在6个月内补缴并支付滞纳金;若宽限期后仍未缴费,专利权自申请日起终止。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每年因未缴年费失效的专利占比高达30%

3主动放弃: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

权利人可通过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常见原因包括:技术无市场价值、维护成本过高、规避侵权风险或促进技术共享。

例如,某公司为避免卷入专利诉讼,主动放弃争议专利,但需警惕技术被他人免费使用

4被宣告无效:专利的致命缺陷

若专利不符合《专利法》要求(如缺乏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无效宣告。

一旦宣告成立,专利权视为自始无效。2022年,某知名科技公司的5G专利因创造性不足被宣告无效,直接损失超亿元。

5文件缺陷:从源头埋下的隐患

专利申请文件若存在技术方案不满足三性、权利要求书模糊、说明书未充分公开等缺陷,可能被直接无效。

某医疗器械企业因权利要求范围过窄,导致专利无法覆盖竞品技术,最终被市场淘汰。

6权属纠纷:合作开发中的定时炸弹

合作开发中若未明确权属,法院可能判决专利权归属他人。例如,某科研团队因未签署协议,成果被判归投资方所有。

二、专利失效后,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1技术沦为共享资源

失效专利进入公有领域,企业可随意使用,无需许可或付费。例如,某过期农药专利被广泛仿制,原企业市场份额骤降。

2专有权彻底丧失

权利人无法禁止他人生产、销售或进口相关产品,甚至可能被竞争对手反超。

3侵权索赔无门

失效后,权利人不能再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唯一例外是失效前已生效的判决或调解书仍有效。

4许可合同面临终止

专利失效后,被许可人可依法终止合同并停止付费。某品牌因专利失效,年损失许可费超千万元。

5公平原则下的退费风险

若专利权人此前收取过高额许可费却未履行义务,失效后需按公平原则全部或部分返还费用。

6未执行判决可重新处理

专利被宣告无效后,当事人可申请终止侵权诉讼或修改许可合同,避免后续纠纷。

三、失效专利还能复活吗?两种补救途径

1补缴年费:两年内的后悔药

因未缴年费失效的,可在失效日起2年内补缴年费及滞纳金,经专利局审核通过后恢复权利。

2申请复审:60天内的翻盘机会

若因未答复审查意见被视为撤回,可在收到通知后2个月内申请复审,提交充分理由或证据后有望恢复专利。

结语:预防失效,比补救更重要

专利失效可能让多年的研发投入付诸东流。企业需定期监控专利状态,按时缴费,确保文件严谨,并在合作开发中明确权属。唯有未雨绸缪,才能让创新成果真正成为核心竞争力。